樂善堂設立解說牌刻記
清光緒十五年 ( 西曆一八八九年 ) 由藍正然先生初建,名為石峽廟 ( 取自石峽為名 ( 石峽岩、石峽路依舊存在 ) ,經施主鍾增祿、葉娘水捐獻寺廟用地,並經地方士紳集資次第擴充,曾毀於甲午中日戰爭日軍,復於光緒三十一年 ( 西曆一九O五年 ) 修建易名樂善堂,由廟前的賜福大仙高台、祿大仙高台 ( 在大旗崠 )、壽大仙高台 ( 在大寮川永崠 ) 烘托,每座高台地勢高亢,橫山鄉之山光水秀盡收眼底,日麗風和之際,更可遠眺竹北、竹東及台灣海峽,登高望遠無不賞心悅目。本樂善堂供奉觀音佛祖、文昌君、註生娘娘、十八羅漢等諸神,蒙十方眾信捐獻香油錢,虔誠參加各項佛教會,大功大德,近來每日敬拜廟堂神明眾信,自清晨五點,就集結甫坪上觀日出、觀景、及下午五點觀晚霞,本廟百年不變,晨鐘暮鼓,響徹雲層,慈航普渡。

民國72年 ( 西元1983年 ) 檔案照片:樂善堂全貌